董新明:如何打磨有意思的作文
董新明
湖北省中语学会会员,荆州市中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。先后被评为“湖北省优秀教师”“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”。课堂教学朴实、大气、厚重、高效。
一篇高质量的作文应该是有意思的。所谓“有意思”,即作文在结构、写法、语言等方面具有“这一个”,足以引燃你的写作欲望,擦亮你的生花妙笔,这是行文雅致之体现。
大凡有意思的作文,在选材上都是不排斥小事的。一位省知名作家在给文学青年上创作辅导课时,结合自己的获奖作品语重心长地指出,应当留心我们当下的生活,注意处理好“小”与“大”的关系,即打量“小”人物,着笔“小”事件,勾勒“小”场景,从而阐释“大”意义,彰显“大”气魄,表现“大”主题。善于“放大”小事,认真挖掘生活,是可以打磨出有意思之作的。
比如《水滴,牵动我的目光》一文,作者打量水滴从瓶中溢出、落地直至被吸收的短暂过程,把它的“有意思”写得真切可触——
我赶忙将瓶盖捡了起来,准备将水瓶扶正,看到有一滴水从瓶口滴到了地上。那片本来很干燥的地面,顿时有了一种灵气,尽力的吸收这难得的一点甘露,很快这滴水就被地面吸收了,只留下一点斑驳的痕迹。
我抬头望了望瓶子,只见又有一些水顺着紧贴桌面的瓶壁慢慢地流到了瓶口处,好像受到了阻碍似的,停住了,紧接着后面也有一些水跟了上来,它们慢慢地溜到了瓶口边缘,分解成一滴小水滴,在向地面招手,地面也似乎张着嘴准备迎接。
大约过了三十秒,小水滴终于成功地降落到了地面,很快被吸收了。
在接下来的细致生动的观察中,作者揉进了自己的感悟——对水的珍视以及对平常小事的关注。比如下面的片断:
我急忙将倒着的瓶子扶了起来,瓶内的那些准备流出去的水全都顺着瓶壁汇聚到瓶底。我盖上瓶盖,轻轻地摇了摇它们,它们像一群幼儿园的孩子,在里面顽皮的跳动着,很是活泼可爱。我感觉到了生命的存在,我不能让这些水浪费掉。
仅剩的一点水倒入了口中,干燥之意顿时被化解,一种爽朗的感觉透到我心底。我不禁感到
奇怪,这么一点点水,怎么会比刚才那满满的一瓶容易解渴呢?
其实,生活中会有无数这样的情况发生,只希望,大家能用一片关注的眼光去留意。就像这小小的水滴,它也能牵动你我的目光,而我们千万别忽略了它。
至此,通过有目的地“放大”,行文的“有意思”便被挖掘出来,淋漓尽致呈现在读者面前。
在结构布局上多一点“巧”,能够化平直为曲折,于摇曳生姿中透出“有意思”。
这里主要介绍一种用于叙事作品的方法——延迟法。这种结构情节的方法不止一次出现在影视剧中。
抗战题材电视剧《神枪》中,铁匠张响发誓杀掉敌酋川崎为父母报仇,剧中安排了“赤手空拳冲向敌阵”“枪法不准未击中目标”“鬼子搜索失去战机”“李杏花开枪未射中川崎要害”等情节,让川崎一次次逃出险境。此举看似为剧情的推进设置了多个障碍,实则在“延迟”之间让情节拐入下一道快行线,于山重水复之中亮出柳暗花明之景——剧尾川崎绝望得剖腹自杀,张响将血染的狼牙做成戒指这一镜头让先前的多个“延迟”戛然而止,成为很大的“看点”。
出彩的高考作文也深谙其道,作者竭力给故事、人物设置障碍,又不让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,在这种捉迷藏式的设疑中,一环扣一环地揭开谜底,增强文章的结构张力。比如有一篇题为“最贵的捐赠”的高考满分作文,就成功地运用了“延迟法”,显示了结构布局上的“巧”。请看文章的主体部分——
小女孩脸涨得红红的,手指不停地摩挲着怀里的洋娃娃,眼泪在眼眶里打转。
“发生了什么事?”我探头问道。
母亲抬起头,无奈地看了我一眼:“你看这孩子,明明说好要把自己最喜欢、灾区儿童最需要的东西拿来捐了,却只拿了一个旧洋娃娃。”
听她这么说,我心想:“现在的孩子,真的是……”小女孩开了口:“可是,灾区的小朋友最需要的……我舍不得送给他们呀。”
“有什么舍不得呀?”母亲似乎很生气了,“地震让他们失去了那么多,你只是捐一样心爱的东西,有什么呢?妈妈以后可以再给你买呀。”
“可是,可是……”小女孩擦着眼睛,小脸越来越红。
我有些看不下去了,接着母亲的话说:“是呀,小妹妹,灾区的小朋友多可怜啊!他们没有了家,甚至也没有了亲人,而我们只是把自己身边的一些东西捐给他们罢了。即使是你不要了的东西,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帮助呀。”
谁知我刚说完,小女孩急了,“什么不要了呀,那样东西是我一直都要的!要的!”她跺着脚,满脸通红地说。
“你要的也不行,走,回家拿去!”母亲喊道。
小女孩被她妈妈吓了一跳,低声说:“真的要捐那样东西吗?”她妈妈和我认真地点了点头,女孩咬了一下嘴唇,抬起头来,说道:“那……不用回家拿的,走吧。”
到了捐赠点,小女孩抬头看着妈妈,然后拉住了妈妈的手。
“叔叔,”小女孩对志愿者说,“我捐妈妈。”
全场哗然。
小女孩又一次低下了头,小声地哽咽道:“地震后,好多小朋友没有了妈妈,他们好可怜啊。我想,他们最需要的应该是一个妈妈呀……”说着,眼泪掉到了地面,溅起的灰尘形成了一朵美丽的小花。
本文得益于作者对“延迟法”的运用:母亲劝小女孩捐洋娃娃,小女孩迟疑不动,这是第一次延迟;妈妈生气,小女孩急红了脸,撅着嘴说不出话,这是第二次延迟;“我”误会小女孩,小女孩跺着脚,急得满脸通红,这是第三次延迟;母亲要小女孩回家去拿要捐赠的物品,小女孩说不用回去拿,磨蹭着来到捐赠点,这是第四次延迟。这一次又一次延迟,让读者被小女孩在捐与不捐之间的欲言又止所吸引,急于知道其中的缘由,文末得知小女孩要为灾区孩子捐妈妈后,她之前所有的迟疑都得到了合理的解释——她舍不得捐妈妈,又想让灾区的小朋友快乐。满分作文的核心细节由此显得曲折与丰富,这篇文章也就真正“有意思”了。
要打磨有意思的作文,炼字、炼句也是重要的一环。如《阳光灿烂的日子》中的炼字示例:
路边的香樟树叶将这和煦的秋阳捣碎后筛得满地都是,我抬头望了望天,阳光斑驳的色彩镀亮了眼睛,疲惫的身躯仿佛一下子就被太阳注满了活力。我伸出双手,看阳光缓缓地从指尖滑过,然后沿着指缝一点一滴地坠落,跌到地上溅得粉碎。
从来都不曾体会到享受阳光的感觉是如此之美。看太阳悠闲地逛着马路,听它跌落到地上破碎的声音,感觉它清新的气息,我禁不住有几分心醉。
这两段文字写“我”走进明媚阳光的真切感受,充满诗意之美。炼字精妙,如“捣碎”“筛”“镀亮”三个动词把眼前的阳光写得生动、形象,景中含情;又如“滑过”“坠落”“跌”“溅”几个动词,写手上的阳光,显得十分细腻而俏皮。
而文中“太阳悠闲地逛着马路”“跌落地上破碎”两句,分明借助了诗意的联想。这样的语言能说不是有意思的语言?
又如《诗意地散步》中的片断:
散步在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”的雨后春天,望着“天街小雨润如酥,草色遥看近却无”,沐浴在“丽日和风春骀荡,花香鸟语物昭苏”里,观赏着“芳草有情牵戏蝶,飞花无主寄骚人”,此情此景,你不觉得神清气爽,赏心悦目?
作者以宁静、惬意的心情“散步”,恰如其分地借古典诗词炼句,为行文注入了浓浓的诗意,颇富文化含量。炼字、炼句的功夫,让字里行间充满了有意思的色彩。
有意思的作文,往往需要借助别致的“包装”,即采用含有幻想、想像和夸张成分,充满童趣的寓言、童话等文学体裁。因为这种体裁写的是想象,折射的却是现实;用拟人化手法描写主人公,且主人公往往是动物、植物或其他事物;主题要鲜明,即批判假恶丑,颂扬真善美。例如: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。
镜子(艾青)
仅只是一个平面/却又是深不可测/它最为真实/决不隐瞒缺点/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/谁都从中发现自己/或是醉后酡颜/或是鬓如霜雪/有人喜欢它/因为自己美/有人逃避它/因为它直率/甚至有的人/恨不得把它打碎……
解读这个材料,可以确定下列立意,列出多种思路。
(1)人们照镜子,常常只关注自我,没有关注他人。电梯里的镜子,有人用来装饰自我,有人用来保护自我,有人依此舒适自我,为什么没有想到“自我”之外的“他人”呢?品味之下,我们不难想到我们的出发点总是站在自己的脚下!根据这一立意,可以编拟故事,写成具有讽谕意义的小小说。
(2)“甚至有的人/恨不得把它打碎”,这种“有的人”想必是因为镜子丑化了他的形象。曾有一则寓言:猪八戒不满于镜子“丑化”了它,因而愤怒之下摔碎镜子。“打量”面前“直爽”“忠实”的镜子,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思想:不要责怪别人“揭”了你的“短”,应当努力保持一颗平常心,正视自我,活出本色。可写成议论性散文,也可借助书信进行“包装”。
(3)古人有云:“以人为镜,可以明得失。”意思是说,把一个人的行为规范、道德水准作为自己学习的样板,就能够看清自己身上的得失。对这句古训也须“一分为二”:选准了心仪的榜样,学习他们的长处,自己就有“得”,就能够进步;若选错了学习的对象,向他们的错误“看齐”,势必会“失”掉自我,误入歧途。联系现实生活,辩证说理,写一篇议论文。
某作者选取第二个立意,以“正视自我,活出本色”为题,别出心裁地采用寓言体与猪八戒“对话”。如下面的节选文字:
你可能认为我也是在扮演镜子的角色而揭你的短。那么,我不妨心平气和地与你探讨探讨美丑、本色之类的问题吧。
美与丑,是相互对立的概念;人与事物的美丑,是相对而言的。同一个事物,有人说它美,有人说它丑;此时说它美,彼时说它丑。古人评价美丑,也是千差万别的。战国时期的楚王,喜好杨柳细腰之人,认为她们婀娜多姿,体态轻盈;而盛唐时期的玄宗李隆基则偏偏青睐那身高体壮、乳丰臀肥的杨玉环。杨柳细腰一类的美女显出的是病态美,雍容华贵的杨贵妃也似乎够不上今日东方的选美标准……再说那盘屈弯曲的树根吧,它与参天大树相比,有人认为它微不足道,毫无美感可言;有人却奉为宝贝:有生命时,它为树木的生长不断提供养料,让人感激;生命终结时,它会被艺术家精心打磨成卓然生姿的根雕精品。你那位猴哥郁郁葱葱、果实累累的花果山,难道就没有树根一份功劳?
我这么引经据典、旁征博引地诉说,无非是让你慢慢开窍——你老猪生就一张猪拱嘴,体型肥硕,两耳如扇,被人们看作丑类,丑就丑呗,谁让你爹妈没跟你商量就把你生成了这个样儿?你不能选择出身,就按自己的本色活!有一句曾经流传的“我很丑,可我很温柔”,对你是颇有启发的。正视自我,活出本色,你老猪怎么也得活出个“猪”样儿!君不见,娱乐圈中,还有林林总总的“丑星”哦。
听我这么一说,你兴许会顿悟:身高只有一米六二的拿破仑曾经统率百万雄兵横扫欧洲,称霸世界;我们身边的许多肢残者、失明者,他们正视自我、活出本色的精神也足以感天动地。那么,你老猪还有什么理由忌讳别人说自己“丑”呢?你就努力秀出真我,找准自己人生的位置——以憨态十足的面目出现,不遮掩,不粉饰,扮演好自己“丑星”的角色。
显而易见,以“正视自我,活出本色”为立意,给人教益,引领人们积极生活,而采用寓言体加以“包装”,并注意选取楚王与唐玄宗“审美”的事例,还有身材矮小的拿破仑横扫欧洲的事例,具有典型性和丰富性,平添了行文的分量,透出了十足的“有意思”。
【文章综合整理而成,如有侵权,请作者联系处理。转载授权】
责任编辑|邹雪平